而 “分红实现率”(实际分红 / 预期分红),就是检验保司靠谱与否的 “硬指标”—— 数值越接近 100%、波动越小,收益确定性越强。
今天整理了香港 12 家主流保司超 10 年保单的分红实现率数据,从 “稳定派” 到 “踩坑预警”,一篇帮你看清谁值得信,谁要避开。
这 3 家保司的 10 年 + 保单,不仅平均分红实现率高,且波动极小,适合追求 “稳稳的收益” 的人:
① 国寿(海外):波动最小,收益最稳

65 款产品中 36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78%-99%,均值 85%,是 12 家保司中波动区间最窄的(仅 21 个百分点)。没有极端值,36 款产品里,80% 以上实现率的占比超 90%,比如经典储蓄险「丰盛人生」,连续 15 年实现率稳定在 85%-95%,从未低于 78%。极度看重 “收益确定性”,不想担风险的保守型投资者,尤其是给孩子存教育金、自己规划养老的家庭。② 友邦:全品类能打,综合实力顶尖

63 款产品中 38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64%-169%,均值 86%,80% 以上实现率的产品占比超 60%。覆盖储蓄险、年金、重疾险全品类,且王牌产品表现亮眼 —— 比如储蓄险「充裕未来」系列,10 年 + 实现率稳定在 90%-105%;重疾险「加裕智倍保」也能维持 85% 以上,在重疾险中属罕见。想 “一站式配齐” 保险(储蓄 + 重疾 + 年金),既看重收益又信任大品牌的人。③ 安盛:储蓄险表现稳健,重疾险需留意

35 款产品中 14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28%-102%,均值 82%。剔除 1 款因理赔波动导致实现率 28% 的重疾险后,其余 13 款储蓄险、终身寿险的实现率均在 70%-102%,均值 88%,比如储蓄险「安进」系列,连续 12 年实现率 85%-102%。想投储蓄险,追求 “高均值 + 低波动”,能接受重疾险需精挑产品的人。谨慎选的 “潜力派”(均值 65%-85%,分化明显)
这 4 家保司的 10 年 + 保单,平均实现率尚可,但产品分化严重,需 “挑着买”,避开坑款:
① 永明:均值高但样本少,参考性打折扣

28 款产品中 12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62%-105%,均值 86%,波动 33 个百分点。12 款产品里,6 款实现率超 90%,比如储蓄险「永明鑫满意」,10 年实现率稳定在 95%-105%。超 10 年的样本仅 12 款,比友邦(38 款)、国寿(36 款)少很多,长期稳定性有待验证。愿意 “小范围尝试”,看重高均值,能接受样本量有限的投资者。② 万通:年金险封神,储蓄险需看具体产品

11 款产品中仅 2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80%、89%,均值 84.5%,波动小。派息类年金险表现 “封神”,比如「万通即享年金」「延期年金」,实现率几乎 100%,是香港年金险中的 “标杆”。超 10 年的储蓄险样本太少(仅 2 款),无法判断储蓄险的长期稳定性。明确想买年金险,追求 “稳定现金流” 的人(比如退休后每月领钱)。③ 周大福:均值略高,波动需警惕

核心数据
50 款产品中 18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21%-105%,均值 75%,波动 84 个百分点。18 款中有 6 款实现率超 90%,比如储蓄险「盛世传承」,10 年实现率 95%-105%。有极端低值(21%),且 30% 的产品实现率低于 60%,踩坑概率比第一梯队高。愿意花时间 “精挑产品”,能接受部分波动,追求高均值的人。④ 富卫:中规中矩,适合 “保守配置”

51 款产品中 24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43%-92%,均值 69%,60% 的产品实现率低于 70%。没有极端高值,但也没有低于 40% 的产品,整体 “不冒进也不踩大雷”,比如储蓄险「盈聚天下」,10 年实现率稳定在 65%-85%。预算有限,想 “小金额试水” 港险,能接受收益略低但求稳的人。需避雷的 “踩坑预警”(均值低于 60%,波动极大)这 2 家保司的 10 年 + 保单,分红实现率波动极大,甚至出现 “预期 100 元实际只给 17 元” 的情况,谨慎选择:
① 保诚:两极分化严重,踩坑风险高

核心数据
44 款产品中 21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17%-1044%,均值 92%(被极端高值拉高)。看似均值高,但 21 款产品中,仅 4 款能长期维持 80% 以上实现率,其余 17 款波动剧烈 —— 比如某款重疾险,某年实现率仅 17%(预期 100 元实际只给 17 元),次年又飙到 1044%,完全无法预测。除非能精准选中那 4 款 “稳定款”,否则不建议普通投资者碰,尤其避免重疾险。② 宏利:均值低,多数产品 “打 5 折”

49 款产品中 21 款超 10 年,实现率 20%-98%,均值仅 58%。意味着多数产品实际收益仅为预期的 5.8 折,比如某款储蓄险,预期 10 年累计分红 10 万美元,实际仅给 5.8 万美元;21 款中,仅 2 款实现率超 80%,其余 19 款均低于 70%。除非有特定产品(如「活耀人生」)实现率超 80% 且稳定,否则不建议优先考虑。太平(香港)、忠意、太平洋(香港)3 家保司,暂无超 10 年保单数据,但短期(2-9 年)表现 “满分”,可作为 “潜力股” 关注:
太平(香港)
9 年数据中,仅 1 款实现率 98%,其余全 100%,短期履约能力极强;8 年数据中,所有产品(重疾 + 储蓄 + 年金)实现率均 100%+,短期堪称 “完美”;2 年数据全 100%,但开展寿险业务晚,长期稳定性需时间验证。适合愿意 “尝鲜” 的投资者,可小金额配置,观察后续表现,暂不建议大比例投入。分红实现率是 “历史证明”,不是 “未来承诺”
虽然这些数据能帮我们筛选出 “更靠谱” 的保司,但需注意:分红实现率是历史参考,未来受全球经济、利率、保司投资策略影响,仍有波动可能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:国寿(海外)、友邦、安盛(储蓄险)这几家,用 10 年以上的稳定表现,证明了自己的履约能力;而保诚、宏利的波动和低值,也提醒我们 “警惕高预期,优先选稳的”。
小编送给大家一个终极选保司指南:简单3 步避坑指南:
1, 优先看 “超 10 年数据”:5 年以内的数据参考性弱,10 年以上才能体现保司的投资、风控能力;2, 盯 “波动” 而非 “均值”:均值高但波动大(如保诚),不如均值略低但波动小(如国寿海外),收益确定性更重要;3, 分品类对比:同一保司,储蓄险、年金险实现率通常比重疾险高(重疾险受理赔影响大),比如安盛储蓄险稳,但重疾险需慎选。如果想配置港险,不妨先从这篇的 “第一梯队” 保司看起,再结合自己的预算、需求(储蓄 / 重疾 / 年金)挑产品,才更大概率避开 “收益画饼” 的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