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合理且合法地配置境外以及美金资产
香港储蓄险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计价的。美元作为全球流通货币之一,也是不少国家的储备货币。
香港保险属于离岸资产,并不在征税范围内。香港的保险公司很注重个人隐私,对个人财产尊重且维护;各保险公司大多注册于百慕大地区,资金更具安全性与保密性。
2. 锁定风险:有效规避未来很可能出现的遗产税
美金储蓄的分红型保险,其设计本意是为客户的长远未来做规划,比如子女教育、养老规划等,所以要是期望在短期内实现一定资产增值并取用,小编不建议选购香港储蓄分红险。
在大陆与香港,许多人购买保险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——身故理赔金免税(资本利得税以及遗产税)。理赔金完全免税,且不会进入复杂又反复的遗产公证与分配流程中。
虽说当下国内尚未开征遗产税,但向富人征税是所有政府的共识,从 2017 年开始的 CRS 便能看出,如今内地炒得沸沸扬扬的房产税,也是遗产税的前奏。
除了免税这一极具吸引力的功能外,保险产品还具有用于传承的极佳特性:能够指定受益人与分配比例。
这样的传承安排,不像遗嘱还得去公证处公证,或者其他安排方式需要所有合法继承人同意,很好地保障了财产隐私与安全,还能极为便捷地依照本人意愿进行分配。
3. 高收益、低风险
香港保险采用复利分红模式。通常复利大概在 6.5%左右,相当于单利起码在 10%以上,而且这部分收益稳定且持续产生,到后期,资金会呈指数化增长;内地的年金险长期客户回报大概在 3%左右,相互对比,几十年后金额差距肯定非常大。
其中缘由在于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,是亚洲金融中心之一,投资渠道不受限,可在全球范围内投资,投资策略自由度更高,中长期权益类资产占比较大(60%),固收资产占比相对较少;
内地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,不但监管对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的比重有限制,而且保险公司自身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也不敢多配置。实际上,根据内地保险业协会披露的 2018 年末 15 万亿资金投向,占比最大的是债券,达 40%,而股票+公募基金竟然只占 10.8%。
所以在同等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中,香港的储蓄险绝对算得上是佼佼者。